中东石油价格调整-中东石油价格调整最新消息
1.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2. 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及其对外经济贸易
3.中东地区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
沙特和俄罗斯展开石油价格大战,谁才是这场争斗中最大的赢家?从两国目前的态势来看,最终沙特很可能会占据上风,有几个方面的原因,朋友们可以参考下面的回答:
一、沙特的石油成本很低,能够支持他们坚持更长的时间:
俄罗斯和沙特在不久前的谈判失败,最终导致两个国家开始石油价格战,这场战争双方都会有一定的损失,毕竟石油价格战持续下去的话,会对两个国家的经济带来很大的负担。不过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在石油价格战方面优势并不是很明显,原因在于俄罗斯的整体发展比较缓慢,前几年俄罗斯在石油方面的利润并不是很高,因此他们的积蓄比较有限,想要长期坚持的话,很可能伤害他们的国家的经济。沙特的石油成本极低,因为他们石油开,只要简单的油井即可,由于底层很薄,所以成本十分低廉。因此即便是价格战,沙特依旧能够保持石油收入平衡,最终他们将逐步地掌握话语权,让俄罗斯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
二、沙特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会提高沙特的政治地位:
沙特这次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继续延续下去的话,沙特会有更高的政治地位,因为沙特的行动,对于美国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特朗普必须正视这件事情,因此特朗普需要讨好沙特,缓解本国页岩油企业的困境,因此沙特在和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中,获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三、沙特通过石油价格战,会逐步提高中东地区的经济控制能力:
沙特通过石油价格战,还能够增强对于中东地区的经济控制能力,这是因为通过这次石油价格战,中东地区其他国家会大受创伤,这样沙特经济方面就会有更多话语权。
中东北非地缘政治及其对外经济贸易
一、中东北非的油气地缘政治
石油和天然气作为化工原料的广泛应用,是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化工技术发展的结果,而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又是以石油作为燃料和动力推动的结果。现在人们已经广泛认识到了石油和天然气对现代工业经济的重要性。
一个国家经济利益的分布和经济安全的考虑,是限定、划分安全区的重要依据。当然石油天然气本身所蕴藏的巨大利益和对整个经济安全的影响力,就必然使得中东北非地区成为世界大国竞相争夺的经济安全区和防护带。
中东北非地区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能源产地,其能源地缘政治非常重要。中东北非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世界2/3以上的石油分布在中东北非地区,而且其天然气储量也十分丰富。
中东北非地区是古地中海海水较深且存留时间较长的地区,沉淀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地下岩石构造也有利于石油的汇集与储存,因而拥有很大的石油储量。经过多年的开以后,地下油海的存量仍然十分可观。
在世界石油分布中,中东地区的石油就占39%,天然气占23%。2000年世界石油剩余探明可储量中,中东为932.4亿吨,占世界剩余探明可储量的66.47%(国际石油经济.2001)。其中沙特阿拉伯的剩余探明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伊拉克占10.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占9.5%,科威特国占9.1%,伊朗占8.7%。海湾国家石油储量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2000年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中,中东为52.4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剩余探明可储量的35.14%(国际石油经济.2001)。
在世界石油生产中,中东地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油区,1999年,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为10.19亿吨,占世界石油产量的29%。而天然气产量为1315.82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产量的5.60%。
在世界原油贸易中,中东地区原油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49%,成品油出口量占世界总出口量的25%。而在世界石油消费中,中东地区所占的比例仅为6%。
随着中东北非以外地区石油的走向枯竭,中东北非将在石油时代后期执世界石油市场的牛耳,成为世界油气地缘政治的决定性地区。
二、中东北非地区的对外经济贸易
1.发展概况
20世纪70年代中东国家的石油国有化政策和世界油价的暴涨,使中东国家以石油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仅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巨额石油资金,也使中东地区的出口额从50年代只占世界出口总额的2.9%,增加到70年代末的10.68%,超过了1/10。
北非主要几个国家财政收入也都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气的贸易收入。原油输出为中东北非国家带来了巨额的石油收入,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建设资金,使中东北非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的重要销售场所和世界上的重要劳务市场。
20世纪80年代,为了让世界了解中东北非,特别是中东国家举办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博览会,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大。随着中东北非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该地区的对外贸易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2.中东北非地区的外贸结构
中东北非国家大都是石油输出国,除巴林、苏丹等国的石油出口比例较小外,其他国家的石油出口都占本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有些国家达到90%以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原油出口为主。随着中东北非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中东北非国家的石化产品以及一些国家的钢、铝、水果、蔬菜等也开始进入出口商品行列。
中东北非国家的贸易伙伴主要是美国、欧盟国家、日本等,其中美国和日本居领先地位,其次是德国、英国和法国。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后,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对中东北非的贸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转口贸易是中东北非地区国家国际贸易的一大特点,科威特、巴林、迪拜、达曼新港和朱拜勒港等是该地区最重要的转口贸易港。
3.中东北非地区贸易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对外贸易的发展通常受到地理位置、自然、人力状况、政治经济环境和社会历史背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70年代,该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较快。然而进入80年代后,由于世界经济衰退,国际贸易萎缩,石油价格长期疲软和国际势力的干预,该地区国家的对外贸易受抑,各国对外贸易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中东北非地区经济的最大弱点是结构单一,偏重石油生产和出口,尽管中东北非国家在过去的发展岁月中,取了一系列措施,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只能说有一定的改观。目前该地区国家的对外贸易存在的以下问题:市场发展不平衡,出口仍集中在油气输出方面;石油收入受世界石油市场的制约,极易受国际石油市场油价的影响,出口贸易和外汇收入跟随油价的波动而增减;贸易对象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中东北非地区主要从西方国家发达国家进口商品,进口市场几乎被垄断,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争夺该地区的贸易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出口也以发达国家为主;彼此间的经济互补性仍不强,经济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其他地区,这主要受中东和平进程和非洲不断的战乱的影响,经贸来往明显减少;尽管近年来中东北非地区国家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较快,但该地区的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例仍较小;债务负担重,购买力低,资金缺乏,内部矛盾重重,经济过分依赖石油等。
中东地区
中东的油气钻探于19世纪末开始,世界10大产油国里中东国家占了5个: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伊朗、卡塔尔、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是主要的天然气生产国。
(1) 油气得天独厚
据《石油与天然气学报》的资料表明,沙特阿拉伯含有大约2659×108 bbl石油探明储量,约占世界总石油储量的1/5。沙特阿拉伯布盖格油田经营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石油加工设施与原油稳定装置,其炼油产能将超过300×104 bbl/d。伊朗的石油和天然气探明储量在全世界排名前三位。自2013年,伊朗天然气估算的探明储量达到33.8×1012 m3,仅次于俄罗斯。伊朗大部分的天然气是未开非伴生气田。伊拉克在2008年是世界上第十三大产油国,其探明储量仅排在沙特阿拉伯、加拿大之后,位居世界第三。在伊拉克已发现的油田中仅有一小部分处于开发中,伊拉克也许是现存的拥有巨大储量 (探明的及未探明的) 但未被开发的少数地区之一。伊拉克已探明的大部分油气沿着该国的东部边缘运移而形成一个油气带。伊拉克拥有9 个特大型油田 (储量大于7.95×108 m3 )、22个大油田 (储量大于1.59×108 m3 )。科威特大部分的石油储量在科威特南部的大布尔干地区,2013年石油储量为14×1012 t。卡塔尔的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的13.3%,在中东地区名列第一。卡塔尔的天然气工业2013年的产量为158.5×106 m3。
(2) 中东地区问题牵动世界能源市场
中东地区政治局势动荡,对市场能源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此外,由于中东丰富的油气,其地区政治一直受西方国家干涉和影响,如1991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保护科威特为由对伊拉克发动海湾战争;美国以核问题为由,于2003年3月对伊拉克发动的二次入侵;2010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史上最严厉”制裁伊朗方案等。在20世纪50~60年代以后,中东地区内部充斥着各种种族矛盾和武装冲突,特别是20世纪末出现的各种恐怖组织,而各国***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大多比较强硬。21 世纪,虽然中东地区的局势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中东各国也希望建立区域内的和平发展战略,但是仍然存在各种不稳定因素。
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局势对于世界油气输出有着重要影响。以2004~2013年这10年为例 (图4.5、图4.6 ),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中东石油产量急剧下降;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和伊朗核问题影响,中东地区石油产量出现小幅减少。
表4.8 亚太地区国家尤其产业投资环境综合对析表
续表
续表
图4.5 2004~2013年中东地区石油产量图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4年)》。
图4.6 2004~2013年中东地区天然气产量图
资料来源:《BP世界能源统计(2014年)》。
石油价格的暴涨影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与国际关系,中东地区每次出现动荡都会牵动油价产生不同幅度的变化,对于油气进口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10年以来,两次世界石油危机的出现,都是因为世界主要油气供应都要依靠中东市场。而经历了两次石油危机后,世界各国也努力稳定通胀,希望缓解油价变动对本国经济的冲击。现在,日本、西欧等油气进口国家都非常重视本国的油气进口渠道。就中国来说,2013年,中国石油进口量282.6×106 t,其中中东地区为中国最大的石油来源地。近两年来,中东地区石油产量缩减,中国将来拟取进口渠道多元化策略,但是未来30年内,中东油气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仍是第一位的。
中国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石油安全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敏感话题。中东石油的稳定供应是需要中国与中东地区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与良好的政治关系的互动来保障的,发展良好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与中东地区的经济关系总是滞后于政治关系。中东地区投资环境、政治环境不佳,与中国文化差异巨大,这些都制约了中国投资者开展投资活动。进入新世纪,为确保中国经济继续快速稳定发展,中国越来越重视与中东各国的政治经济关系,在中东地区一些具体问题上,中国都保持公正立场。目前,中国除了在中东地区油气业务方面展开一些技术服务工作外,已获取了多个区块的勘探开发权,为中国介入中东地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做好了准备。
表4.9 中东地区国家油气产业投资环境综合对比表
续表
续表
表4.9从自然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环境、油气法律法规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中东地区国家油气产业投资环境方面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总体来说,中东地区10国政治局势不稳定,尤其是巴勒斯坦、以色列和伊朗等国家。中东地区成为世界油气的主要供应地区,美国、日本及欧洲各国在这个问题上都十分敏感,其中牵扯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矛盾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重大问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油气消费国,不得不更多地卷入到中东的政治、经济乃至文化生活中去。中国与中东地区素以友好往来著称,从历史角度讲,二者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更易取得政治互信。现阶段,中国不断推进与中东地区国家发展良好的关系,从而使中国在中东石油供应方面获得政治上的支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中东国家总体投资环境不佳,投资风险较大,双方需要进一步发展经贸关系。在中东,有些国家连海关规章尚不明了,宏观统计数字也不准确,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或缺乏透明度,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投资者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国家债务严重,还债能力弱,经济发展缓慢,直接影响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国际制裁至今还影响着一些国家,无法开展贸易。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